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什么是农产品产业链,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

什么是农产品产业链,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1 10:58:23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果品加工企业为果品产业发展兜了底,也让果农吃了“定心丸”,同时带动了果品种植面积连年扩大。每逢果品成熟季节,该市各村都设立果品收购点,阳店、阳平、西阎等苹果生产大(乡)镇都建有果汁加工厂,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又方便了果农销售,增加了果农收入。利用每年修剪的大量苹果树枝,灵宝发展起了食用菌。经过十几年发展,目前年生产规模达到10亿袋,形成了焦村镇杨家村、西阎乡干头村和阳平镇强家村等12个食用菌专业村。

生产规模的壮大和经验的不断丰富,引起了客商投资食用菌加工项目的兴趣。福建客商先后投资建设了闽钱、亨佳、佳福等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加上正在城东产业园开工建设的年产3000万瓶香菇酱项目、2000万瓶香菇罐头项目等,使该市逐步形成了香菇加工产业集群。仅闽钱公司在西阎乡投资建设的农产品分拣出口项目,年加工香菇3000吨、黄花菜800吨、木耳80吨,产品出口马来西亚、越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建成不到一年,已完成香菇、黄花菜、木耳出口2600吨,出口创汇39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6亿元。除了销售鲜菇、加工出口干菇外,该市引进欣科食品项目,年加工香菇酱系列产品6000吨。同时成功研发出即食型香菇脆片,深受市场欢迎。出过菇的菌棒既占地方,又污染环境怎么办?阳平镇利用废弃的菌棒新建了朝阳生物科技年产10万吨有机肥项目,年处理废弃菌棒3万吨,产值1.2亿元,实现了生态菌业循环利用,有助于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

农业加工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产品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民的持续增收。由西班牙客商投资的宝励浩食品加工项目,利用西阎乡丰富的芦笋和果蔬资源,年加工果蔬1万吨,芦笋8000吨。该公司还从法国引进芦笋新品种,在当地种植500亩,预计两年后每亩收益达1万元。依托30万亩核桃园,建成远山核桃精深加工项目,主要生产有机核桃、核桃油、核桃休闲食品、核桃仁等产品。

该公司投资1200万元,在朱阳镇杨家河村栽植优质核桃3300万亩,实现了“基地 农户 企业”产业化发展。除此之外,河南省灵宝市出产的灵宝大枣被加工成枣茶、枣片,杜仲被做成杜仲饮料、杜仲胶囊、杜仲雄花茶,黄桃被做成罐头,葡萄被制成葡萄酒。该市依托农业资源上项目,精深加工之路越走越宽阔。三,走农产品产业链多样化之路1.是专业市场带动型:由地方政府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大批中间商在专业市场进行批发交易,中间商再分别联系农户和消费者。

专业批发市场是整合产业链的关键。2.是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型:农户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成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自己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向产业链后端延伸。3.是“龙头企业 合作社(基地) 农户”型:由一家或几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全程(半程)服务等形式与合作社(基地)形成紧密合作关系,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

4.是产业集群驱动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在空间(产业园区或物流园区)集聚,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或优势农产品的基地化生产,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形成“产业园区 物流园区 服务基地 区域农业”的产业体系。5.是功能拓展型:近年来一些地方拓展农业功能,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形成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链。

四,地方政府应在构建农产品产业链中有所作为农业产业链组织从松散到紧密,从生产为主到销售为主,从单一到综合,从短到长,从小到大,从内到外。采用多种形式构建农业产业链要因地制宜,因部门(行业)、产品而异,寻求最适合的组织形式。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来整合和引导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使农户与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共同体。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人为割断产业链,将农产品生产流通纳入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五,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构建农业产业链,目的之一是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使农民真正得利。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

文章TAG:产业链农产品上下游什么是农产品产业链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