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问答 > 教育经验 > 为什么实施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

为什么实施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4-10 22:18:04 编辑:教育知识 手机版

对全国一些地方出现的高效课堂“热”应该尽快“降温”了。首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冷静,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慎重,要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切不可让高效课堂的热浪冲昏我们的头脑;其次是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扎扎实实的抓教学,抓改革,从学理论,更新观念,抓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提高教学效益这些最基本的细节做起,先使我们的教学做到“有效”,在此基础上在探索怎么实现“高效”;最后,我们要说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切不可以让浮夸之风盛行,那样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老师们可以探讨交流?

“高效课堂”的“高效”是值得商榷的。何谓“高效”?如何界定?难道是课堂容量无限大吗?是解决的问题比别人多吗?还是考试的成绩比别的班级好吗?其实,高效课堂没有那么多神奇的功效。一节课45分钟(有的学校40分钟),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算高效了!教学教学,一是“教”,二是“学”,教得高效,学得高效,二者合二为一,方有“高效课堂”。

老师方面:(1)精心备课。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作精心的准备。分析教学重点及难点,设计课型,预想效果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意外问题。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一味图难,问题不要过多,要考虑学生基础因材施教,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2)尽心施教。课堂要讲究教学艺术,注重起承转合,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师生对话、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亲和力,既关注外向的活跃的孩子,也要鼓励内向比较文静的孩子,师生互动,才有一个充满乐趣的高效的课堂。(3)注重反馈。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动向,关注其情绪和精神状态。根据学生的反馈—回答问题、练习作业或检测的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对于疑难问题,可变换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使之通俗易懂。学生方面:(1)做好预习。课前要主动预习,了解学习内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思考重点难点问题。预习得好,就能对老师所讲的心领神会,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2)专心致志。尊重老师,保持好的学习纪律和精神状态,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高效课堂”的有效保证。

老师尽心,学生专注,学习的效果岂能不好?(3)积极投入。在专注的基础上,学生要积极与老师配合和互动。在老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高效地进行练习和作业,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除了会教书,还要会“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如若教师讲的天花乱坠,而学生恹恹欲睡,“高效”就成了“搞笑”。

有效课堂推进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你有何设想?

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喊了几十年了。个人认为:所谓改革就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加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完全没有跳出传统的启发示、因材施教等教学范畴。个人认为:科学、技术较过去有非常大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突飞猛进,远远超越古人,但人类思想还没有完全超跃古代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理念。

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纪念万世之师——孔子,学习他的理念、方法、手段、措施等,如“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启发示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喜怒哀乐,思想易波动,可塑性大,因此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自古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是必然的主体,只是因教师个人——性格特点、人格魅力、知识结构等而有所不同。

文章TAG:课堂高效实施为什么实施高效课堂实施高效课堂的步骤

最近更新